出处出自唐代李白的《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释义剑高吟“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秋风起我思家之情愈发浓烈。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由宣城游铜陵五松山之时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在五松山盘桓期间,与常赞(时为南陵县丞)交往甚密,遂成好友。诗中先叙述诗人与常赞府为松兰之交,视为同心之人并希望得到援引,最后述说寂寞与思归之情。塑造了诗人峻洁孤高的自我形象,抒发了好贤、思贤之情。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前夕,天宝十三年(754)李白由宣城游铜陵五松山之时。诗人在五松山盘桓期间,与常赞(时为南陵县丞)交往甚密,形成好友,希望得到常赞的同情与支持,便赠以此诗。
——毛泽东《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毛泽东《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郑燮《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
——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
——王维《新晴野望》
——李商隐《天涯》
——韩淲《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李世民《咏雨·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