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此诗为第三首,是诗人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
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作者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首。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三》
——李白《从军行二首·其一》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王建《楼前》
——苏轼《泗州僧伽塔》
——陆游《书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