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汎舟衡阳,遇风,舟濒覆。船上儿甫十龄,曳舟入港,风引舟退,连曳儿仆。儿啼号不释缆,卒曳入港。儿两掌骨见焉。
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
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
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
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心无白骨。
《儿缆船》这是一首赞颂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诗,一个十几岁的纤夫,为了使船中的旅客免于溺水,他表现出顽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拼命与狂风搏斗,纤绳把手上的肉都勒烂了,白骨露出,“缆倒曳儿儿屡扑,持缆愈力缆靡肉”,但他毫不自顾,竭尽全力拉船,终于将船拉入了安全的地方。
——杨揆《峡石驿》
——管讷《哀鹤年先生女兄月娥死节》
——赵完璧《己丑开都城有妒妻斮其妾之双足者妻就刑夫逋焉感而赋》
——符锡《南山谣赠陈大尹考绩还寿昌》
——喻良能《次陆务观韵题姚复之秀才适斋》
——周岸登《遐方怨·辞凤辇》
——黄省曾《雪后对月和皇甫子循二首·其二》
——袁枢《寄朱晦翁山中丹砂》
——程敏政《国子祭酒古廉先生李忠文公哀挽》
——张萱《汪士元参军归四明有感赠之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