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释义屋上松风裹挟着大雨汹涌而来,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独宿博山王氏庵的感受。上片以所见所闻渲染寂寞荒凉的环境和气氛;下片写白发苍颜、壮志难酬的愤慨心情,最后表现虽处境悲凉但雄心不减的可贵精神。这首词感情浓烈,语言平淡,对抒情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和形象刻画都十分成功。
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期间,常到信州(今江西上饶)附近的名胜之处鹅湖、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等地游览。一个清秋的夜晚,作者来到博山脚下一户姓王的人家投宿。词人即景生情,写成了《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这首寄寓很深的小令。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文天祥《过零丁洋》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孟浩然《过故人庄》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朱翌《立夏前一日登马氏山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