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释义这三年飘泊不定,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亲身经历才知世路艰辛,人生路难行啊!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公元764年二月由阆州还成都的途中所作的组诗,共五首。其中第四首描写了诗人重返草堂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情真意切,韵味圆满,辞采稳重匀称,诗句兴寄微婉。
公元七六四年正月杜甫携家由梓州赴阆州,准备出峡。二月,闻严武再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同时严武又先有信邀请,于是便决定重还成都。这五首诗就是杜甫由阆州还成都的途中所作。
——韦应物《京师叛乱寄诸弟》
——杜甫《丽人行》
——杨巨源《城东早春》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佚名《增广贤文(三)》
——舒頔《小重山·端午》
——袁去华《鹊桥仙·牛郎织女》
——罗隐《七夕》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