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金代元好问的《水调歌头·空濛玉华晓》
释义
赋德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费庄,两山绝胜处也。
空濛玉华晓,潇洒石淙秋。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藤两岸,村落带林丘。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
百年来,算惟有,此翁游。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父老鸡豚乡社,儿女篮舆竹几,来往亦风流。万事已华发,吾道付沧洲。
《水调歌头·空濛玉华晓》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从大视野落笔,写嵩山胜景,进而具体刻画玉溪幽美风光。摹形着色,俨然一幅山水粉绘。次以山川、猿鸟喜得佳客,映衬王革择境之妙;又从山村人情习俗和家人相伴,写卜居之美、登临之欢。歇拍,因玉溪佳境,引出作者有老来终焉之志。全词奇丽高雅,其气韵纵横处,颇有苏词风格。
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作者移家河南登封,在这里前后共住了九年。《水调歌头·空濛玉华晓》这首词是作者寓居登封嵩山时期所作。
——杨揆《峡石驿》
——管讷《哀鹤年先生女兄月娥死节》
——赵完璧《己丑开都城有妒妻斮其妾之双足者妻就刑夫逋焉感而赋》
——徐溥《红梅》
——符锡《南山谣赠陈大尹考绩还寿昌》
——喻良能《次陆务观韵题姚复之秀才适斋》
——文天祥《冬至》
——周岸登《遐方怨·辞凤辇》
——黄省曾《雪后对月和皇甫子循二首·其二》
——袁枢《寄朱晦翁山中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