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居住环境,在饱经丧乱后有一安身立命之地,心情舒展旷放。颔联写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与颈联写自己靠人接济,一旦故人音信断绝,一家人就不免挨饿的凄凉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在几乎快饿死的情况下,却还在兴致勃勃地赞美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显狂态。尾联写出这种饱经患难,却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的打击,表明了“狂夫”二字的深刻含义。这首诗以“狂夫”这一形象将赏心悦目之景和可悲可叹之事统一起来,在艺术上是服从内容需要,是十分成功的。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狂夫》这首诗正作于这期间。
——佚名《增广贤文(二)》
——佚名《增广贤文(二)》
——佚名《增广贤文(三)》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薛昂夫《山坡羊·西湖杂咏·夏》
——曹雪芹《残菊》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高适《送魏八》
——杜审言《渡湘江》
——杨万里《石湾雨作得巩帅采若书约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