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春望》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刘驾《苦寒吟》
——李洪《子都录示近作成白体一首奉寄》
——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朱彝尊《鸳鸯湖棹歌·其六十三》
——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贾岛《雪晴晚望》
——陶元藻《采桑子·桐庐舟中》
——李颀《望秦川》
——李白《折荷有赠》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