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此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後,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後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定居在浣花溪畔。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蜀相》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戴复古《江阴浮远堂》
——纳兰性德《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
——杨炯《夜送赵纵》
——佚名《木兰诗》
——曹植《梁甫行》
——陶渊明《饮酒·其五》
——李群玉《赠人》
——陆游《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
——佚名《题壁》
——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