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
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
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
《别山僧》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排律,此诗通过对水西山风景以及山僧闲适生活的描述,表现了山僧清绝超拔的气度,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倾心仰慕之情。全诗语虽平淡,意境却佳,对仗亦工,廖廖数句就刻画出一个佛学高深、诗酒啸傲、行迹诡异、举止不凡、神态潇洒的高僧,足见李白清新脱俗的诗风。
《别山僧》是天宝十三、十四载(753—754)间李白游宣州泾县(今安徽)之水西寺所作。其时李白游泾县,于水西寺与寺僧游,临别作此诗,李白另有《寻山僧不遇作》诗,题中“山僧”或当与此诗中之“山僧”为一人。
——诗经《王风·采葛》
——岑参《山房春事二首·其一》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王维《使至塞上》
——王安石《登飞来峰》
——王安石《泊船瓜洲》
——孟浩然《宿建德江》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赠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