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春望》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佚名《增广贤文(三)》
——佚名《增广贤文(四)》
——佚名《增广贤文(四)》
——佚名《增广贤文(四)》
——卢肇《竞渡诗》
——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赵嘏《长安晚秋》
——李白《王昭君二首·其一》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吴文英《望江南·三月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