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宋代晁补之的《八声甘州·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
释义
谓东坡、未老赋归来,天未遣公归。向西湖两处秋波一种,飞霭澄辉。又拥竹西歌吹,僧老木兰非。一笑千秋事,浮世危机。
应倚平山栏槛,是醉翁饮处,江雨霏霏。送孤鸿相接,今古眼中稀。念平生、相从江海,任飘蓬、不遣此心违。登临事,更何须惜,吹帽淋衣。
《八声甘州·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是宋代晁补之的作品,是晁补之元祐六年(1091)所作。词中表现出一种谪居异乡的苦闷和厌弃官场而向往故里的情感。上片描写谪居生活情形,写出自己寂寞凄清的心境;下片写思归之情,借杜鹃苦啼,写人彻夜不眠,最后点出欲归之意。全词意境凄清幽冷,情感深沉。
元祐六年(1091)冬,苏轼于知颍州任上作《洞庭春色并引》,施元之,顾禧注:“赵德麟旧字景贶,坡著《字说》,为改字德麟,德麟字见于诗者,自北篇始。”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三四断为元祐六年八月至元祐七年(1092)三月间作,另据后附《晁补之年谱简篇》,补之于六年春赴杨州任所,七年冬即离任还京,则知此词乃七年春得赵德麟自颍州赠酒时所作。
——杨揆《峡石驿》
——符锡《南山谣赠陈大尹考绩还寿昌》
——周岸登《遐方怨·辞凤辇》
——黄省曾《雪后对月和皇甫子循二首·其二》
——袁枢《寄朱晦翁山中丹砂》
——陆求可《虞美人影·呼牛呼马都皆是》
——严绳孙《秋日杂感·其四》
——赵汝腾《癸丑仲秋建安郡学丁奠退而作颂并勉同志之士颂曰》
——赵汝腾《癸丑仲秋建安郡学丁奠退而作颂并勉同志之士颂曰》
——赵汝腾《癸丑仲秋建安郡学丁奠退而作颂并勉同志之士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