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河亭》是唐代诗人薛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四句以浑灏之笔写潼关形胜,就潼关河亭展开粗线条的描绘;“橹声”二句收诗人思绪于眼前,将视线放在河亭四周;最后两句由亭下满目东去的波涛,写诗人心中升起的无穷感慨。此诗以景起,以情结,起势雄健,结语惨然。
潼关古称桃林塞,它西薄华山,东接桃林,北拒黄河,南近商岭,扼中原入关中咽喉,为晋、陕、豫三省要道,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击退了马超,始于此建关,因临潼水而得名。潼关形胜,历来为诗人所题咏,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潼关河亭》此诗是作者为了抒发自己面对天险形胜的感叹而作。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李白《清平乐·画堂晨起》
——曹植《梁甫行》
——袁枚《题画》
——汉乐府《艳歌行》
——曹植《梁甫行》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冯道《天道》
——罗隐《筹笔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