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诗人
名句
分类
略缩
/
列表
吴潜的诗
主题:
叙事
茶
酒
惜时
边塞
读书
怀古
讽刺
友情
爱国
悼亡
赞美
爱情
写景
抒情
咏物
咏史
山水
田园
战争
思乡
离别
送别
孤独
励志
哲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花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桃花
梨花
荷花
梅花
牡丹花
油菜花
羁旅
竹
作者:
李白
苏轼
杜甫
李清照
王守仁
岳飞
陶渊明
白居易
纳兰性德
辛弃疾
王安石
于谦
王维
诸葛亮
范仲淹
李煜
欧阳修
曹操
陆游
韩愈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吴潜
南宋中晚期名臣
吴潜(1196—1262),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历任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框密使、封素国公。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时,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改许国公。后被贾似道等排挤,罢相,请建昌军,徒潮州、福州。有《履斋遗集》、《履斋诗余》。
江城子·示表侄刘国华
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水调歌头·焦山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满江红·齐山绣春台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卜算子·苕霅水能清
南柯子·池水凝新碧
唐多令·答和梅府教
满江红·己未赓李制参直翁俾寿之词
感皇恩·和广德知军韵
酹江月·半空楼阁
念奴娇·戏和仲殊己未四月二十七日
生查子·夜夜云气浮
如梦令·江上绿杨芳草
满江红·二园花卉仅有海棠未谢,五用韵
谒金门·和自昭木香
霜天晓角·为花问月
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
浣溪沙·和桃源韵
祝英台近·和辛稼轩宝钗分韵
霜天晓角·和赵教授韵
鹊桥仙·扁舟昨泊
浣溪沙·三用韵
满江红·己未四月九日会四明窗
满江红·芳景无多
谢世颂三首·其一
如梦令·枝上蝶纷蜂闹
霜天晓角·和叶检阅仁叔韵
秋夜雨·和韵刘制几立秋夜观月喜雨
满江红·戊午九月七日,碧沚和制几韵
秋夜雨·云头电掣如金索
贺新郎·玩月
念奴娇·再和
水调歌头·处处羊肠路
渔家傲·再用前韵
秋夜雨·己未八月二日新桃源和韵
桂枝香·三年海国
浣溪沙·四用韵
朝中措·和自昭韵
海棠春·三用韵
八声甘州·赓叶编修俾寿之词
渔家傲·和刘制几
行香子·世事尘轻
点绛唇·己未三月末浣木香亭赋
清平乐·和刘制几
南乡子·野景有谁收
秋夜雨·西风半入孤城角
南乡子·答和惠计院
满江红·和刘右司长翁俾寿之词
沁园春·己未翠山劝农
传言玉女·己未元夕
南乡子·和韵,己未八月十日郊行
秋夜雨·再和
虞美人·和刘制几舟中送监簿韵
满江红·戊午八月十二日赋后圃早梅
满江红·郑园看梅
秋夜雨·晚来小雨鸣檐角
诉衷情令·和韵
霜天晓角·和刘架阁自昭韵
谒金门·老香堂和韵
谢世颂三首·其二
浣溪沙·再用韵
望江南·家山好
水调歌头·己未中秋无月
贺新郎·和惠检阅惜别
海棠春·再用韵
浣溪沙·再赋
谒金门·和赵参谋
秋夜雨·依韵戏赋傀儡
小重山·己未六月十四日老香堂前月台玩月
朝中措·四用韵
踏莎行·红药将残
贺圣朝·己未三月六日
浣溪沙·己未三月二十五日赏荼
水调歌头·已是三堪乐
谒金门·和韵赋茶
朝中措·五用韵戏呈
水调歌头·老子百般足
水调歌头·开庆己未秋社维舟逸老堂口占
西河·和旧韵
霜天晓角·小山幽彻
满江红·戊午二月二十四日会碧沚三用韵
浪淘沙令·戊午中秋和刘自昭
青玉案·己未三月六日四明窗会客
霜天晓角·再和
浣溪沙·己未元夕
念奴娇·三和
浣溪沙·和谦山
谒金门·枕上闻鹃赋
朝中措·再用韵
水调歌头·奉别诸同官
谒金门·和刘制几
生查子·己未八月二日四明窗和韵
念奴娇·咏白莲用宝月韵
洞仙歌·三用韵
念奴娇·四和
满江红·聊把芳尊
满江红·上巳后日即事
沁园春·多景楼
三用喜雨韵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