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渡淮

杨广 〔隋代〕 杨广

平淮既淼淼,晓雾复霏霏。

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晖。

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

潮鱼时跃浪,沙禽鸣欲飞。

会待高秋晚,愁因逝水归。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杨广即帝位不久,即赴扬州巡幸,《早渡淮》是赴扬州途中经淮河而作,全诗写淮河景色,准确而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形象。

文学赏析

“平淮即淼淼,晓雾复霏霏。”淮河:淮河在安徽、江苏一带,处于平原地带。淮河源于河南桐柏山,经安徽、江苏进入洪泽湖,其下游,已是水乡泽国。淼淼:即渺渺,水势辽远。霏霏:雾气漂浮。这两句是说,处于平原地带的淮河,水势辽远;水乡之晨,晓雾霏霏。

“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辉。”甸:草地,此借指平畴。泱漭:朦胧不明。这两句是说,曙色初来,大地尚呈朦胧之态,淮河平原上的一切的一切都难以分辨。淮河以及两岸平原连成朦胧一片,共同笼罩在晨辉之中。

这四句描写淮河晨景,水汽蒙蒙,自然难以分辨田畴、小河、池塘、草地......阳光播洒在舒卷的雾气之上,显示出特殊的美感。这四句扣紧题目中的“早”,又结合淮河的自然景观。

“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屿:小岛。圻:地的边界。这两句是说,水中的孤岛在晴霞中展示,船上的锦帆在晨晖中展现。

“潮鱼时跃浪,沙禽鸣欲飞。”这两句是说,潮中鱼儿跃浪,岸边沙滩上鸟儿鸣飞。

这四句一方面承接前四句将时间向前推进,一方面转入渡淮所见,紧切题旨。“转孤屿”的“转”和“出长圻”的“出”两个动词用得十分精彩。水中孤屿,地形不高,渡淮的诗人处在动态之中,他眼中的孤屿在晴霞中展示,自有“转”态;船上的锦帆,高耸空中,它在晨晖中出现,自然应以“出”为合理。日上三竿,天朗气清,放眼淮河,赏心悦目。水中鱼儿跃浪,岸边鸟儿鸣飞,何等生机勃勃!何等意趣盎然!诗人从渡淮中引出浓烈的诗味,引出丰富的情采。

“会待高秋晚,愁因逝水归。”这两句是说,如果等到秋高气爽的晚上,淮河将会别有一番情味,使人愁因水逝。

这两句以联想结束全诗。眼前春色宜人,料想秋日晚景,淮河将荡涤内心的忧愁,别有一番清丽情味。这就丰富了淮河的美,诗篇的美。

作者简介

杨广

杨广(隋炀帝)

隋朝第二位皇帝

隋炀帝杨广(569—618),本名杨英,小字阿摐,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嫡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四十余首。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