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出处出自唐代元结的《欸乃曲五首·其二

释义二月的湘江春水上涨水面辽阔,圆月高照和风拂面正是夜行的好时候。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欸乃曲五首·其二

元结 〔唐代〕 元结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作品简介

《欸乃曲五首》是唐代诗人元结的组诗作品,收录于《全唐诗》中。其中欸乃曲五首·其二诗渲染出一幅美丽怡人的湘江春夜图,散发着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历来广为传诵。

创作背景

《欸乃曲五首》这组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当时作者任道州刺史。大历元年(766年)冬因军事问题从道州到长沙都督府办事,次年二月,返回道州(今湖南道县西)途中,恰逢春水大发,船行困难。从长沙到道州为逆水,又遇水涨,所以诗人为了鼓励人们逆水行舟、迎难而上,于是即兴作诗五首,“令舟子唱之,盖以取适道路云”(诗序)。

作者简介

元结

元结

唐代道家学者、官员

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宝十二年(753年)进士。曾参加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后出任道州刺史,政绩显著。其诗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讽谕时政,抨击官吏的横征暴敛,敢于为民请命。山水诗作也清新自然。在散文上也颇有成就。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元次山集》。又曾编选《箧中集》行世。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