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和韩魏公》是北宋散文家苏洵为答谢韩琦邀请自己参加宴会的一首诗。首联为谦恭之辞,登门不才为自谦,华发映罍为颂韩。颔联又延展谦恭之意,意为不堪承受丞相邀人东阁宴饮的盛情,又愧列诸老儒于曲台。颈联言其感谢丞相的惠泽,表明丞相邀饮不但消解了佳节思乡的愁绪,而且激发了自己的“壮心”。尾联延展“壮心”:暮归后,面对寒雨反而兴奋得难以入睡,干什么呢?“自把新诗百遍开”。说写新诗,暗寓业进之意。
《九日和韩魏公》此诗作于英宗治平(1065)重阳节。十年前,苏洵四十八岁,自蜀入京,受到名臣韩琦、欧阳修的奖誉、荐举,但一直未得到朝廷重用。十年后的重阳佳节应邀参加韩琦的家宴,席间韩琦赋《乙巳重阳》诗,苏洵当晚回来后便写下了这首诗。
——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徐凝《庐山瀑布》
——秦韬玉《贫女》
——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韦庄《长安清明》
——王月山《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王维《叹白发》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四首·其一》
——白居易《卖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