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郿坞》是北宋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作者以董卓的口吻描述了他自以为得意的两件事:衣中套甲和筑坞藏金。后两句急转,作者以极其辛辣的笔锋挖苦了他非但不能善终,死后还被人用身上的脂油点燃作灯,与一般的“英雄”的结局果然大不一样。反话正说,更显出作者对董卓的愤恨、鄙夷之情。全诗虽只有二十八字,但其中所表露的意蕴和情感却大起大落,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二月,作者初任凤翔(今属陕西)府签判时,受命到所属郿县等地减决囚禁事宜时,经过郿坞,想起东汉末年董卓的种种劣迹,写了《郿坞》这首诗,给这个残暴的历史人物以辛辣的嘲讽。
——陆机《班婕妤》
——陈子昂《度荆门望楚》
——李益《上汝州郡楼》
——王维《赠韦穆十八》
——吴伟业《过淮阴有感二首·其二》
——王安石《岁晚》
——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崔曙《奉试明堂火珠》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