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
释义造物者也知道人是很容易老去的,所以让那江水向西流。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中秋,作者当时任杭州通判。第三首抒写看潮后兴起的感慨。
这五首钱塘看潮七绝,是苏轼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中秋,作者当时任杭州通判。中国沿海潮沙,以钱塘江海潮最为壮观。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日至十八日,潮势汹涌澎湃,比平时大潮更加奇特,潮头如万马奔腾,山飞云走,撼人心目。历代诗人,多有题咏。苏轼这组七绝,是其中的名作。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禹锡《杨柳枝》
——李白《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王质《东流道中》
——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
——李群玉《赠人》
——陆游《对酒》
——陆游《春残》
——元好问《横波亭》
——杜牧《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