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

出处出自元代萨都剌的《过广陵驿

释义江上一片秋风,芙蓉凋残,阶下几株黄菊,花气清鲜。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过广陵驿

萨都剌 〔元代〕 萨都剌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

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

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作品简介

《过广陵驿》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描写了秋天的芙蓉和菊花;颔联描写扬子渡口行人登船之景;颈联转向听觉,描写捣衣声和雁鸣声;尾联则自嘲,同时抒发感慨。全诗写景时用词秾丽清新,意境隽永,抒情时深沉悠长,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过广陵驿》这首诗是萨都剌晚年之作。此诗作于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当时萨都剌在建康任江南诸道行台侍御史。萨都剌之前曾多次在江南任职,元统二年(1334)从建康北上任燕南宪司照磨,路过扬州,曾作《同御史王伯循,时除广东佥事济扬子江,余除燕南照磨诗》:“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过江载得秋多少,老雁一声霜满天。”同时还作有《题扬州驿》:“银烛高烧照不眠,呼儿饮马啜清泉。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十几年后,他再次经过扬州,感慨万千,于是借用上述两首诗的诗句,写成这首《过广陵驿》。

作者简介

萨都剌

萨都剌

元代诗人、画家

萨都刺(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蒙古族,父因军功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故为雁门人。泰定进士,授翰林应奉,后出任南御史台掾、淮西宪司经历等职。弃官后隐居安庆司空山。诗多写自然景色,清新绮丽。有《雁门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