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宋代黄庭坚的《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六》
释义那些逝去的人已经消失在茫茫黄雾之中,他们的功业无法与苏轼、苏辙两兄弟相比。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组诗。整组诗是以评议政局和怀念故旧为内容的,是它对新的政治形势的一种感应。从艺术形式上看,是学习杜甫的那些议论时事人物的变体绝句的,正如杜甫讲的“老去诗篇浑漫与”,往往随意挥洒;但“老去渐于诗律细”,愈老愈熟,愈趋平淡,则又觉自然而浑成。
这组诗是黄庭坚晚年作品。元符三年(1100)五月徽宗即位,政策改变,旧党被陆续召回,山谷在新君即位的当月就接到复官令,延宕至十二月离开戎州,途中时有逗留,至次年即建中靖国元年(1101)四月抵达荆南(即今湖北江陵),寄家沙市等待改官的命令。《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就是在荆南待命时作的。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柳宗元《渔翁》
——黄镇成《东阳道上》
——汉乐府《悲歌》
——徐凝《牡丹》
——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使至塞上》
——李白《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