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在清明节时触景生情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运用了很多对比,首联是“桃李欢笑”对“坟墓生愁”;颔联是“动物蛰伏”对“草木生长”;颈联是“无耻的乞食人”对比“忠贞的隐士”,对比鲜明,引发人的思考;尾联诗人抒发感慨,无论是贤者还是愚人,最后都是黄土盖身。诗人将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机与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命运进行对照,表现出了消极虚无的思想,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慨叹和对社会不平的愤激。
黄庭坚的《清明》作于北宋末年的“元祐党争”时期(1086年—1094年),因王安石变法时,强力推行新政措施,一意孤行,从而形成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派”和反对新政的“旧派”。旧派也被称为“元祐党人”,其中包括大文豪苏轼、司马光等人。黄庭坚因与苏轼交好,也略受牵连。
——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王维《春中田园作》
——李白《游泰山六首·其二》
——曹邺《庭草》
——李益《江南曲》
——虞集《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纳兰性德《清平乐·风鬟雨鬓》
——李德裕《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望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