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诗人
名句
分类
略缩
/
列表
李雯的诗
主题:
叙事
茶
酒
惜时
边塞
读书
怀古
讽刺
友情
爱国
悼亡
赞美
爱情
写景
抒情
咏物
咏史
山水
田园
战争
思乡
离别
送别
孤独
励志
哲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花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桃花
梨花
荷花
梅花
牡丹花
油菜花
羁旅
竹
作者:
李白
苏轼
杜甫
李清照
王守仁
岳飞
陶渊明
白居易
纳兰性德
辛弃疾
王安石
于谦
王维
诸葛亮
范仲淹
李煜
欧阳修
曹操
陆游
韩愈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李雯
明末清初诗人
李雯 (1608—1647),字舒章,号蓼斋,江南青浦(今属上海)人。少与陈子龙、宋徵舆齐名,称“云间三子”。顺治初,廷臣交荐,授弘文院撰文、中书舍人,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以父丧归。著有《蓼斋集》,刻于顺治十四年(1657),附《蓼斋词》一卷,陈乃乾辑入《清名家词》,而与陈子龙、宋徵舆合刻之《幽兰草》中,尚有一卷未辑入。
浪淘沙·杨花
菩萨蛮·忆未来人
风流子·送春
长相思·咏秋风
少年游·楼高望绝楚云重
玉蝴蝶·惯是离愁天气
谒金门·夜飞鹊
一剪梅·红问斋期
生查子·秋夜
一斛珠·雨痕新过
蝶恋花·初见
青玉案·惯消玉腕镂金钏
江城子·秋思
桃源忆故人·小池过雨荷香润
生查子·生叩红
晚意
秋蕊香·咏桂
南柯子·窗外芭蕉
渔家傲·咏雪
浪淘沙·燕子
南柯子·冬晓
临江仙·酬和
西江月·梅花
唐多令·越墙
月中行·采莲
满庭芳·中秋
天仙子·初晴湖上
阮郎归·閒愁
踏莎行·请宴
南乡子·闺情
甘草子·春
风入松·离别
踏莎行·子规
误佳期·红辩
小重山·写怀
踏莎行·秋雨
唐多令·春思
秋尽·其一
横江词
浪淘沙·秋月
菩萨蛮·守涨遣怀
望江南·无题
一斛珠·寓言
踏莎行·立春
甘草子·冬
自余杭历于潜道中
河满子·听琴
眼儿媚·秋思
风流子·写怀
渔家傲·咏滩水
浣溪沙·咏五更
一剪梅·别意
感秋·其一
玉楼春·代客答女郎
玉楼春·秋思
南乡子·秋桐
翻香令·本意
甘草子·夏
望海潮·寄寿家君
千秋岁·和王介甫
感秋·其二
苏幕遮·咏枕
鸳湖曲
虞美人·春雨
小重山·除夕
鹊踏枝·雨舟纪梦
山花子·一撚红微双凤尖
鹊踏枝·落叶
凤凰台上忆吹箫·次清炤韵
小重山·咏别
留春令·和汤若士
虞美人·孟夏停吴氏馆见桂花开雨中寄调赋之
青玉案·得信
秋水阁听客弹瑟
醉月滩怀李白
少年游·冬暮
惜分飞·惊梦
踏莎行·春夜写怀
鹊踏枝·风情
菩萨蛮·题捣衣图
阮郎归·书锦
太平寺闻子规
谒金门·红叶
浣溪沙·初夏晚景
满路花·和秦淮海
浪淘沙·早起
虞美人·惜春
玉楼春·苦雨旅怀
清平乐·秋晓
醉花阴·重阳
满庭芳·七夕
醉桃源·秋海棠
眼儿媚·幽会
眼儿媚·画眉
定风波·佛会
步蟾宫·晏起
凤来朝·和周美成
大涤山行上黄石斋先生
经东阿怀曹子建
清平乐·惠明赍书
念奴娇·端午蓝溪即事
解佩令·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