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释义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晶莹的眼泪啊。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咏杨柳,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全词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
——朱元璋《征陈至潇湘》
——方回《立夏五首·其一》
——卢纶《塞下曲》
——李白《将进酒》
——徐干《室思·其三》
——李白《静夜思》
——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杜荀鹤《送人游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