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董传留别》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由凤翔府回到长安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苏轼在凤翔府任职时,董传曾与苏轼相从,当时董传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苏轼在诗中一面称许了董传的志向,同时预祝他黄榜得中。全诗巧于用典,蕴藉含蓄。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诵,脍炙人口。
《和董传留别》这首诗是苏轼罢官凤翔签判赴汴京,途经长安时,与朋友董传话聚临别留赠董传的。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董传时与之相随。董传当时在凤翔穷困潦倒,正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次年苏轼回长安后作此诗。
——白居易《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
——栖白《经废宫》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张栻《立春偶成》
——王之涣《九日送别》
——方岳《过陈汤卿溪堂》
——佚名《增广贤文(二)》
——佚名《增广贤文(三)》
——佚名《增广贤文(四)》
——佚名《增广贤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