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曲·中秋月》一般指《阳关曲·中秋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就在创作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后不久,苏轼兄弟便得到了团聚的机会。熙宁九年(1076)冬苏轼得到移知河中府的命令,离密州南下。次年春,苏辙自京师往迎,兄弟同赴京师。抵陈桥驿,苏轼奉命改知徐州。四月,苏辙又随兄来徐州任所,住到中秋以后方离去。七年来,兄弟第一次同赏月华,而不再是“千里共蝉娟”。苏辙有《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记其事,苏轼则写下这首小词,题为“中秋作”。
——范成大《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其三》
——李白《豫章行》
——杜甫《月夜》
——杜牧《题乌江亭》
——佚名《增广贤文(一)》
——佚名《增广贤文(三)》
——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李煜《蝶恋花·春暮》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