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虢国夫人夜游图》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题画诗,此诗根据画意,再现了唐朝天宝十一年(752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画面,形象地表现了杨贵妃家族的奢靡生活和嚣张气焰,深刻地揭示了荒淫享乐者的共同下场,显示了一定的讽喻意义。全诗前十句以画意为诗,笔墨酣畅;末四句,揭示意图,语意新警,大笔淋漓,有如史论。
《虢国夫人夜游图》(一名《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流传下来的一幅名画。图为张萱所绘,一说是出自周昉之手。据前人笔记,此画先后曾珍藏在南唐宫廷和宋徽宗画院,其中还经过大词人晏殊的庋藏。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此画为刘有方所收藏。当时苏轼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任职中书舍人,曾看到此图,于是作了这首七言古诗。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卢纶《塞下曲》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方岳《谢人致蟹四首·其一》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并序)》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李颀《送陈章甫》
——刘禹锡《刘驸马水亭避暑》
——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