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是明代文学家唐寅(即唐伯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作者心中淡泊名利、专事自由读书卖画生涯之志。诗中平铺直述,开门见山不仅表明出唐寅自命清高的处世态度,还反映出他那不羁的性格。
唐伯虎于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考中解元,次年春天进京赶考,途中因参与泄题事件,被弘治皇帝革去功名,案情查实,被安排去浙江做一名小吏,唐伯虎表示“士也可杀,不能再辱”,断然予以拒绝回家。唐伯虎回到家里,却遭到了家人的白眼、辱骂,为此唐伯虎与兄弟分家,使本就衰落的家境更为不堪,生计维艰。迫于无奈,唐伯虎只得出卖书画诗文来维持生计。于是在唐伯虎后半生二十余年时光,虽然功名未就,但自适的志趣,卖书画为生的生活方式,给他带来了人格的独立,故有感做《言志》此诗向世人言志。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
——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李白《久别离》
——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诗经《大雅·荡》
——白居易《寒食月夜》
——仇远《次胡苇杭韵》
——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赵崇森《玩秋月》
——苏曼殊《本事诗十首·其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