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舟中夜起》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描绘了舟中夜起后所观赏到的美丽画图, 曲折有致地表露了自己的心曲情怀。全诗写得空旷奇逸,不染一点世俗烟火气,细微地写了夜宿湖中的景况。在描写中,尤其突出了一个“静”字,无论是有声还是无声,动态还是静态,大景还是局部,都紧紧为写静夜服务。
《舟中夜起》此诗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 赴湖州知州任途中所作。诗人写完此诗不久,就发生了险些使苏轼丧生的 “乌台诗案”。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柳恽《江南曲》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杜牧《泊秦淮》
——韩愈《晚春》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李白《将进酒》
——王安石《老人行》
——白居易《观刈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