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释义古往今来如梦何人曾梦中醒,只因为有旧欢新怨缠绵不断。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是作者夜宿燕子楼感梦抒怀之作。上片寻梦,以倒叙笔法写惊梦游园,描写了燕子楼小园的无限清幽之景;下片感梦,抒写凭吊燕子楼,登高远眺,直抒感慨。词中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与今、倦客与佳人、梦幻与佳人的绵绵情事。全词将景、情、理熔于一炉,传达了一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隐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意境清旷,余味悠然。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这首词写于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据词前小序,已可略知端倪,是一首记梦词。他的灵魂从梦境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醒来后十分感慨,写下这首别具意境的佳作。
——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万俟咏《忆秦娥·天如洗》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陈与义《雨中再赋海山楼》
——李白《夜下征虏亭》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绅《悯农·其二》
——佚名《迢迢牵牛星》
——韩翃《送崔过归淄青幕府》
——张贲《偶约道流终乖文会答皮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