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是明代诗人何景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咏鲥鱼,讽刺君王重口体之养而劳民伤财,重宦官小人而忘祖宗远君子。诗以颔联为中坚,首联写鲥鱼被帝王看重,颈联写营运时情况,尾联抒发感叹,都为鲥鱼入宫后赐宦官而不及荐祖庙而铺设。全诗咏鲥鱼,但不是一般的咏物,而是重在讽刺,对比之中深含讽刺,讽刺中寓对比,相互照应。
何景明于公元1502年(弘治十五年)登进士第,时年十九岁,授中书舍人,其任职期间,曾屡屡触怒宦官佞幸,以致九年间于中书舍人位不得升迁。明武宗在位间,宦官刘瑾专权。何景明上书吏部尚书,劝其秉政勿挠,言辞颇激烈,未被采纳,因告病还乡。刘瑾败后,何景明经李东阳荐举复职,不久,又上《应诏陈言治安疏》呈明武宗,针对其收养太监家奴钱宁为义子等弊端,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任”。《鲥鱼》此诗即是诗人针对宦官专横当道之时政所作的讽刺诗作。
——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韦庄《女冠子·昨夜夜半》
——陈与义《送人归京师》
——郑燮《村居》
——宋徵舆《玉楼春·燕》
——厉鹗《百字令·秋光今夜》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韦应物《滁州西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