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释义牵着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春风无限,来自海上。于是请来春神的神功,把桃花红染得像肉色红。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海南春早。春风阵阵,桃花灼灼一派备耕景象。对此,作者心中充满喜悦之情。下片写迎春仪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预兆丰稳之年;接着写海南的杨花好似中原的雪花,赞叹“不似天涯”,表现作者对海南怀有亲切情感。词中情感浓烈,摄取了显示春光典型的事物,描绘色彩鲜明,有意运用复叠的语言,造成轻快节奏并突出重点词语,收到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此词作于元符二年(1099)。苏轼在惠州贬所得到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命令,于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七月二日到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贬所。这首词为元符二年立春所写春词。
——林杰《乞巧》
——陈与义《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其二》
——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白居易《望月有感》
——徐再思《人月圆·甘露怀古》
——佚名《增广贤文(一)》
——佚名《增广贤文(四)》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杜甫《夏夜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