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五》
释义江神河伯泛起微波不过是两只小蠓虫而已,海神挟带潮水汹涌东来气势真如吞吐虹霓。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中秋,作者当时任杭州通判。第五首再次抒发观潮所得的感想。全诗波澜壮阔,气象万千。
这五首钱塘看潮七绝,是苏轼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中秋,作者当时任杭州通判。中国沿海潮沙,以钱塘江海潮最为壮观。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日至十八日,潮势汹涌澎湃,比平时大潮更加奇特,潮头如万马奔腾,山飞云走,撼人心目。历代诗人,多有题咏。苏轼这组七绝,是其中的名作。
——苏轼《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佚名《木兰诗》
——佚名《木兰诗》
——刘禹锡《浪淘沙·鹦鹉洲头浪飐沙》
——龚自珍《逆旅题壁次周伯恬原韵》
——元好问《邓州城楼》
——李商隐《东还》
——张籍《野老歌》
——李商隐《忆住一师》
——柳宗元《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