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诗人
名句
分类
略缩
/
列表
程洵的诗
主题:
叙事
茶
酒
惜时
边塞
读书
怀古
讽刺
友情
爱国
悼亡
赞美
爱情
写景
抒情
咏物
咏史
山水
田园
战争
思乡
离别
送别
孤独
励志
哲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花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桃花
梨花
荷花
梅花
牡丹花
油菜花
羁旅
竹
作者:
李白
苏轼
杜甫
李清照
王守仁
岳飞
陶渊明
白居易
纳兰性德
辛弃疾
王安石
于谦
王维
诸葛亮
范仲淹
李煜
欧阳修
曹操
陆游
韩愈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程洵
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荣木和陶靖节韵
次唐卿九日
再用韵
次韵刘寺簿暇日出郊按视贡院安养院漏泽园南教场饭于花药寺用韦苏州韵赋诗
浏口山岩
杨日新辟书室以月壶榜之求诗·其一
再用韵呈王臣兼简同社诸公
用前韵入闽
伯羽许见过雨不果
送刘伯瑞通判还吴兴
董铢求诗赋古风二章示之·其二
陪晦庵尊兄山行小憩龙居院
王守仁竹斋·其二
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其三
留别处州陈舜卿教授以笔赠之
度黄瓜岭
寄张顺之
杨日新用所赋月壶韵作诗见寄依韵复之·其二
过愚溪登愚亭拜柳子厚像
晓行湘岸竹閒有怀家山
张衡山南山瑞芝
祈山九日
示伯羽·其一
游浯溪用张宛邱韵
张衡州南山寿芝
汪节夫解官东归赋此赠行
次董叔重赠别
夜泊华家埠
次韵赵祖德送李衡阳有感
宿野人家追和韦斋韵
王驹父袖诗见过次韵赠之
杨日新用所赋月壶韵作诗见寄依韵复之·其一
董铢求诗赋古风二章示之·其一
送杨文父还醴陵
次韵刘寺簿临蒸精舍落成
过沙木桥怀赵公南
和正思赠别
赠写真方处士
三月九日祁阳舟中闻鹃忆去年此日到衡阳有感
崇安道中
寒溪
季章命赋周益公府双头莲盖太守所送者
秋风
过铅山望鹅湖峰次叔重韵
游狮子岩
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其四
雨中书事·其二
幽闺
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其一
用韵送蔡季通还建安
渡湘江
久雨初霁示友
次韵刘寺簿鹿鸣宴
初发豫章
刘寺簿所居五咏·其三·静春堂
次韵刘寺簿与客酌酃泉
次韵刘子厚人日立春
杨日新辟书室以月壶榜之求诗·其二
刘寺簿所居五咏·其四·玩易斋
游东安五峰阁凛然亭
潘提刑生日四首用以介眉寿为韵·其二
次韵喜雨
刘寺簿所居五咏·其五·君子亭
次韵祖德九日
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其四
次韵刘寺簿诣学
王守仁竹斋·其一
梅花
初泛湘江
再韵呈诸公
道傍人家瓶梅正思命赋诗
喜雨用山谷韵呈薛使君
谒杜子美祠
丫头岩用前韵
再用韵
用韵题诸葛武侯祠二首·其一
湘岸道中
寄朱德芳
刘寺簿所居五咏·其一·墨庄
张巨川为父庆八十二邀予与坐作诗寿之·其一
张公成生日
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其五
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其二
次韵日新九日书事
寒食次伯潜韵
同正思叔重发潭溪度梅岭用前韵
铅山道中次叔重韵
寄赠欧阳伯威
刘寺簿所居五咏·其二·洌轩
次韵答唐卿叹梅
余季行肯堂
中秋夜久方见月
黄彦周求秀亭诗云其地山水合六秀法故以名亭
白竹桥
度凤凰岭次董叔重韵
道傍见牛舐犊有感
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其一
兆察道中
游石鼓次柯德初韵
送陈求仁还永嘉兼寄刘孝移
用韵题诸葛武侯祠二首·其二
潘提刑生日四首用以介眉寿为韵·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