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诗人
名句
分类
略缩
/
列表
郑刚中的诗
主题:
叙事
茶
酒
惜时
边塞
读书
怀古
讽刺
友情
爱国
悼亡
赞美
爱情
写景
抒情
咏物
咏史
山水
田园
战争
思乡
离别
送别
孤独
励志
哲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花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桃花
梨花
荷花
梅花
牡丹花
油菜花
羁旅
竹
作者:
李白
苏轼
杜甫
李清照
王守仁
岳飞
陶渊明
白居易
纳兰性德
辛弃疾
王安石
于谦
王维
诸葛亮
范仲淹
李煜
欧阳修
曹操
陆游
韩愈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郑刚中
南宋抗金大臣
郑刚中(1088—1154),宋婺州金华人,字亨仲,号北山。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以秦桧所荐,不敢言和议之非。后充陕西分画地界使,金欲尽取阶、成、岷、凤、秦、商六州,刚中力争不从。改四川宣抚副使,选将屯守,蠲去杂税,治理有方。桧怒其专擅,罢官,责居桂阳军,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又徙封州。有《西征道里记》、《北山集》等。
一剪梅·汉粉重番内样妆
寒食
晚望有感
衡岳左右道旁茅舍竹门中有老人八十一岁宣和间尝为芜湖尉因官火弃官寓湖湘无生涯学者时过之问经义遂相资助皆自言如是予饭其旁饭已
庚午冬至夜
清明前风雨兼旬城外桃李无在者书室中有酴醾一瓶置之甚久盖风雨所不及也为赋五韵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二
闺门诗三首·其三
马上
知识相问多以封州气候宽凉为言大暑中因念退之云郴之为州在岭之上中州清淑之气于是焉穷矣封州去郴又几里气候不问而知因赋此篇
寓灵峰寺感怀
蔷薇
此心
送季平道中四绝·其一
罪回禄
法会堂前蒲萄一架每晨日至其上厨人辄报饭具感而为此
黎解元庄严观音像见而赞之
牡丹
山人
茉莉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四
感秋时寓龙德寺前
道中四绝·其二
幽趣十二首·其九
相识惠菩提叶灯戏为颂曰
始生之日石子寿我以诗所以相属之意再三甚厚饮其酒歌其诗既至于醉也援笔为十韵报之
濛濛雨中春
正月十一夜灯开双花
海滨石有根茎而生类于芝者俗呼为石花已为作记今日敷设花座严置净室普奉十方用结山斋净缘为此偈曰
雪中偶书
频夜灯花顾予有何喜其可喜者又心之所自知不待灯报也
宣和丁酉太夫人终天墓庐中读金光明经见摩诃萨埵投身饲虎因缘尝以颂赞叹之绍兴庚午临封又得是经诵读复成一偈
石季平题李南画石之傍曰叠石为山已是一重公案况画者耶郑子见而笑之明日戏成伽佗问随缘云随缘居士即季平道号也
悼方公美母夫人
枕上闻雪声
天寒
学山野烧异常登高望泮宫如在火池中间泮师率诸生救之下至齑浆饮食悉以投火久而扑灭护持一学固有功然不豫除草莽绝火路亦其过也戏为
寒食杂兴二篇·其一
谗桃花
辛未元夜
赵子礼劝农回有诗和者盈轴然皆颂德诗非劝农也拟和二篇·其一
虩虎捕蝇壁间极轻利砌下蜗牛宛转涎中不胜其钝许慎以蝇虎为虩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六
独坐偶书
送季平道中四绝·其二
腊月三日义乌道上寄潘义荣
清明前三日将晚风雹大作枕上赋此
送季平道中四绝·其四
送周务本机宜
和张叔靖三绝·其三
闰四月夜草亭独坐玩月
再和
沈商卿砚
时官多以封州俸薄井邑萧条居处湫隘为叹观如闻而赋之
山斋霜寒
大暑竹下独酌
和何元章
浦江道中三绝·其二
寺前书院中寄季平
又一颂别赵使君
郡治西厅锦被花不为治架每花开覆地而红或缘他木以升予分其本植草亭之东家僮相与栽木于地高七尺许上布圆竹复破竹交加之外出四檐如
道者寮成人为书额拟成一诗
和丘师悦二首·其一·白菊
桂阳本觉院以屯将兵住持舜长老于前山松竹深处结草庵居之求诗拟而不与
岁暮
鼓子花
荆州之川曰江曰汉曰沱曰潜曰三澨其泽曰云梦汉志谓三澨在江夏竟陵竟陵即今之景陵复州是也春秋传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梦与云自不
宣和壬寅十月余游江南二十五日道出月岩方崇宁甲申先子休官长沙挈家人宿岩下此后二十年间哭父母失姊妹祸患百端今日虽使余富贵过此
王倅生辰
二月二十一日枕上闻莺时霖雨之后
南陔五章二章章八句三章章四句
送季平道中四绝·其三
砌下两修竹
悼冯元通母夫人
送仲列王
即事
孙立之以酴醾奉太守赠二绝予戏用其韵·其一
庚辛二月二十二日宿斋省中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一
对月再用韵
或问茉莉素馨孰优予曰素馨与茉莉香比肩但素馨叶似蔷薇而碎枝似酴醾而短大率类草花比茉莉其体质闲雅不及也
静独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十
砌下黄菊暮秋始开为赋此篇
潞公与梅圣俞论古人有纯用平声字为诗如枯桑知天风是也而未有用侧字者翌日圣俞为诗云月出断岸口照此别舸背独且与妇饮颇胜俗客对大
晚春有感
壬寅年南游离白沙
春雨村居
送吴信叟
越江之岸人家皆临水种竹叠石作径其屋萧然嗟今齿发踰壮方坐兵火惊焚安得一居如此见之不胜馋慕
览镜
先君守官醴陵日予尝随先生读书岳麓山法华台上时年一十五今兹再来四十有七年矣置榻设几之处历历可寻感而赋
米尽
对竹
磨茶寄罗池一诗随之后以无便茶与诗俱不往今谩录于此过眼便焚切勿留
白莲草亭前盆池所出也惯见红华忽遇此本孤高淡素有足爱者众皆以比妇人而予独以拟颜子云
民入钱抱儥公库东塘决水取鱼甚盛渔翁谓抱儥者贩妇则旁午于塘上者皆妇人也
辛丑正月十三饮南厅
夜闻雨声赋古风时赵使君祈雨之翌日也
金房道间皆蜡梅居人取以为薪周务本戏为蜡梅叹予用其韵是花在东南每见一枝无不眼明者
盗焚浦江龙德寺经藏与卷轴化为玉诸公谈裈论佛指真画伪如泥中洗泥余窃不取且火之焚物无所不坏独经卷不随土木灰烬者理固灼然岂俟多
宿撞抗刘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