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出处出自两汉应玚的《别诗二首·其一

释义早晨日出,朝霞涌起,并且飘浮在高高的上空,到了日落时,浮云归入它生出之地。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别诗二首·其一

应玚 〔两汉〕 应玚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

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作品简介

《别诗二首》是汉末文学家应玚所作的组诗作品,这二首五言皆是抒发行役思乡的离愁别绪。与建安其他诗人作品相比,显得含蓄内在些,更富于和雅的文士气。《别诗二首》虽非激昂不平之体,但仍然是用血和泪写成的慷慨苍凉的人生悲歌。全诗感叹自己飘零的身世,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人生的无限眷恋和对家乡故土的真切思念。同时,诗中萦绕着一种感叹人生如长河之水、流逝不返的忧伤。诗风平淡自然,清新无奇,完全是诗人真情实感的自然吐露。

创作背景

《别诗二首·其一》该诗写所与别者是何人难考,但从诗的内容中可知,是怀念故土。应玚是汉末应珣之子,汉汝南人。应玚离家出游,求仕于外,选择贤主,献身效力。应玚投奔曹操,成为建安七子之一,邺下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

作者简介

应玚

应玚

东汉末年文学家

应玚(约170—217),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应劭之侄。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献帝建安中,与刘桢一起被曹操任为丞相掾属,转平原侯庶子。后曹丕为五官将,任为五官将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死于疾疫之中。与其弟应璩、侄应贞并以文章显。其传世作品不多,今存赋十余篇,《正情赋》祖述《离骚》,深于兴寄,有一定影响。诗存9首。原有集5卷,已佚。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