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释义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据史料记载,《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此词为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十二月或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九》
——应玚《别诗二首·其一》
——苏轼《红梅三首·其二》
——曹植《公宴》
——欧阳修《题滁州醉翁亭》
——张衡《同声歌》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李白《北风行》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释宝月《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