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镐(?—961),一作「唐镐」,五代时人。仕南唐。历官给事中。李璟时,官至枢密使。时璟谋迁都洪州,镐赞同其议。后因洪州迫隘,官府营廨皆不能容,群臣日夕思归,璟悔怒不已,镐亦惭惧。寻发疾卒。能诗。
廖凝(生卒年不详),五代时衡山人,字熙绩。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善吟诵,有学行。十岁时,一次当众即兴咏诗一首,其中 “满汀鸥不散,一局黑全输”句,人皆惊异。有诗集。《全唐诗》存诗3首及断句6。《全唐诗续拾》补断句7。
李升(生卒年不详),字云举,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学炼气养形之术,与元稹、白居易友善。百余岁方卒。《全唐诗》存诗1首。此诗又作吕岩诗。
慧救(生卒年不详),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五代闽时禅僧。出家于龟洋山。后嗣玄沙师备。住福州中塔寺,世称中塔和尚。闽王奏赐紫衣。《祖堂集》卷一一有传。此书录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幸夤逊(生卒年不详),一作幸寅逊,又作辛夤逊。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一作成都(今属四川)人。仕后蜀,为茂州录事参军,迁新都令。历司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后改给事中、翰林学士,加工部侍郎,领简州刺史。后蜀亡,仕宋为右庶子。宋太祖开宝五年(972),为镇国军行军司马。罢职,年90余尚有仕进意,治装赴阙,未登路而卒。
恒超(877—949),俗姓冯,范阳(今北京西南)人。通“六籍”,尤善《诗》、《楚辞》。后梁太祖乾化三年于五台山受戒。末帝龙德间,于棣州开元寺置院讲经,历二十余载,学徒百余人。后汉相国冯道重之,奏赐紫衣,自此忽忽不乐,卒。赐号德正。《全唐诗》存诗1首。
启柔(生卒年不详),五代时禅僧。嗣云门文偃。后历住南岳般若寺、荆南延寿寺、京兆广教院。《景德传灯录》卷二三有传,并录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王正己(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时楚逸人,后入宋。与隐者廖融、任鹄、陆蟾、王元交游。事迹见《十国春秋》卷七五。《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1联。《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断句2。
大愚(生卒年不详),五代时邺都青莲寺僧。与荆浩同时,曾向荆浩乞画并寄诗达意。《全唐诗》存诗1首。
卢绛(891—975),字晋卿,南昌(今属江西)人,举进士不中,为吉州回运务计吏,以盗库金事觉,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