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澜(生卒年不详),字巨观,霖堂先生之子。(1188年)第进士。时年已六十,意气不少衰。历诸王文学,应奉翰林文字,终于待制。颇为党怀英、赵秉文所推重。澜工诗,尝入教宫掖,帮集中多宫词。《中州集》传于世。
张汝霖(?—1190),字仲泽,辽阳(今辽宁辽阳)渤海人,金太师张浩之子。贞元二年(1154)进士,大定八年(1168)除刑部员外郎中,封芮国公,谥文襄。曾师从王庭筠,善墨竹。
白华(生卒年不详),字文举,号寓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与元好问为世交。兄白责有诗名。儿子白朴为元名曲家。金末进士,曾任枢密判官。金亡降宋,子女养于元好问。后复归元,依史天泽居真定(今河北正定),与子女复聚。其题《屏上梅》诗,有“部借调羹品,空为落额妆”之句,颇自伤。亦能词,有《满庭芳·示刘子新》等。
邓千江(生卒年不详),临兆(今属甘肃)人。以《望海潮·上兰州守》一举成名,奠定其在金词坛中的地位。
乔吉(1280—1345),一作乔吉甫,元代,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寓居杭州。落魄江湖四十年,至正五年(1345)病卒于家。著杂剧十一种,现存《扬州梦》、《两世姻缘》、《金钱记》三种。散曲有《梦符小令》一卷。散曲多啸傲山水,风格清丽,朴质通俗,兼有典雅。其杂剧、散曲在元曲作家中皆居前列。
邢具瞻(?—1147),字岩夫,辽西(今辽宁义县)人。金太宗天会二年(1124)进士。仕至翰林待制。与吴激、蔡松年为文章友。《中州集》卷八录其诗一首,《大金国志》卷三三录其词一首。生平见《中州集》卷七。
冯延登(1175—1233),字子骏,号横溪翁,吉州(今山西吉县)人。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中进士。贞祐二年(1213年),担任河中府判官、兼任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兴定五年(1221年),进入国史院担任编修官,任太常博士。元光二年(1223年),管理登闻鼓院,兼任翰林修撰。在正大八年(1232年),与元议和时被监押,天兴元年(1232年)被释放,任祭酒,后又任吏、礼二部侍郎。天兴二年(1233年),汴梁被元军围困,冯延登出逃时被元军抓获,投井自杀,卒年五十八岁。
郭邦彦(生卒年不详),字平叔。阳翟(今禹州)人。兴定五年(1221)登进士第,任永城县主簿,年未四十而卒。
张大节(1121—1200),字信之,金代州五台人。海陵天德三年进士,调崞县丞。世宗时为横海军节度使,筑黄河故道堤防,以御北决之水。章宗时,累知大兴府事,终震武军节度使。赋性刚直,果于从政,又善弈棋,当世第一。
赵滋(生卒年不详),字济甫,号邃然子,汴(今河南开封)人。书画诗论文,力至便有所得。赵秉文书法为当代第一手,笔势飞动,得其不传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