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诗人
名句
分类
略缩
/
列表
金履祥的诗
主题:
叙事
茶
酒
惜时
边塞
读书
怀古
讽刺
友情
爱国
悼亡
赞美
爱情
写景
抒情
咏物
咏史
山水
田园
战争
思乡
离别
送别
孤独
励志
哲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花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桃花
梨花
荷花
梅花
牡丹花
油菜花
羁旅
竹
作者:
李白
苏轼
杜甫
李清照
王守仁
岳飞
陶渊明
白居易
纳兰性德
辛弃疾
王安石
于谦
王维
诸葛亮
范仲淹
李煜
欧阳修
曹操
陆游
韩愈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金履祥
宋末元初诗人
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号次农,自号桐阳叔子,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桐山后金村)人。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
代张起岩和清塘诗
栖真纪胜赠立公二首·其一
奉复鲁斋先生上蔡书院图诗二首·其二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
咸淳夏五求王先生墨戏梅竹二首·其一·梅
登严州北高峰用韵
进退格送苏金华解官东归
洞山十咏·其四·双龙洞
客严陵赠星史
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其一
远游篇寿立斋
后数日姚学林用前韵言别因别奉
挽刘南坡
用韵赠小张兄新娶
龙井
洞山十咏·其六·中涧
寿张南坡恭
游下灵洞水深叵入书二十八言
游三峰
景定甲子夏五三日王希夷兄有弄璋之庆是时希夷尚在岁寒堂报至以历推之日在参月在东井火在天西北鲁斋先生曰此卿相之命也越七日希夷
三月十六日为某初度十九日又赵寅仲诞辰俱在岁寒堂王先生皆为之设汤饼寅仲欲往三衢雷雨大作诸兄留行置酒为寿作诗以贺
和王妙虚道士诗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其二
和王希夷庐陵观梅
题钓台
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其二
苦热和徐山甫韵
立斋静佳楼和王吉州韵
寿徐山甫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
栖真纪胜赠立公二首·其二
用韵赠诸友
都下赋归奉别天台金彦如惠子明沈新之马景昭赵寅仲并呈于晦仲时与寅仲以上诸兄初相识诸兄又约便道至王先生岁寒堂相会也·其二
九日书怀
题王立斋矩轩记后
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其五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其一
梅雨书怀并唁汪功父
挽王易岩
奉和鲁斋先生涵古斋诗二首·其二
洞山十咏·其八·五叠泉
王子可欲寿赵寅仲思成出蘋嚚闽兟瞤五字令赋诗
七月三日和徐山甫喜雨
九月初吉永嘉苏太古同游金华洞夜宿鹿田寺用杜陵山馆诗韵以赠
挽莲塘吴孺人·其三
题城南塔院
洞山十咏·其七·小龙门
二月丁亥与诸友奠何先生毕退游北山智者寺书二十八言
洞山十咏·其五·椒庭
郑北山之元孙扁其楼王适庄为书北山之英四字求跋为作诗
挽徐居士二首·其一
都下会安吉姚学林作诗奉勉
释弟
洞山十咏·其三·冰壶洞
都下赋归奉别天台金彦如惠子明沈新之马景昭赵寅仲并呈于晦仲时与寅仲以上诸兄初相识诸兄又约便道至王先生岁寒堂相会也·其一
代简汪明卿
广箕子操
奉和鲁斋先生涵古斋诗二首·其一
即事
唐丈命玉涧僧画金华三洞为图障寿母玉涧有诗约和其韵
题富阳严先生祠耕春堂
洞山十咏·其二·朝真洞
徐山甫夜话有诗言别次韵
挽莲塘吴孺人·其一
和徐山甫初秋韵
游赤松口占
东津旅中同徐改之馆清溪源招之同游
东津招二族兄同游高峰
洞山十咏·其一·高石岩
咸淳夏五求王先生墨戏梅竹二首·其二·竹
术士求诗
作深衣小传王希夷有绝句索和语
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其三
题青冈时兄友山楼
挽徐居士二首·其二
洞山十咏·其十·中峰
术士求书往横山复以诗赠
泛免口占
洞山十咏·其九·老梅岩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其三
装解卷鲁斋先生置酒出诗就坐占和
奉复鲁斋先生上蔡书院图诗二首·其一
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其四
和陈复之韵
北山之高寿北山何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