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诗人
名句
分类
略缩
/
列表
邹智的诗
主题:
叙事
茶
酒
惜时
边塞
读书
怀古
讽刺
友情
爱国
悼亡
赞美
爱情
写景
抒情
咏物
咏史
山水
田园
战争
思乡
离别
送别
孤独
励志
哲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花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桃花
梨花
荷花
梅花
牡丹花
油菜花
羁旅
竹
作者:
李白
苏轼
杜甫
李清照
王守仁
岳飞
陶渊明
白居易
纳兰性德
辛弃疾
王安石
于谦
王维
诸葛亮
范仲淹
李煜
欧阳修
曹操
陆游
韩愈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邹智
又号秋囦。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十二岁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即有志擿奸发伏。曾上书明宪宗,建议亲贤良,疏宦官,罢浮冗而广求风节之臣,考经史之义理而明圣学。至广东,闻理学陈宪章讲学于新会,乃往受业,自此学益精深。弘治四年(1491)因病卒于官,年仅二十六岁。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加修饰。撰有《立斋遗文》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水调歌头·送苏伯城词
海行遭风次献臣韵
清江捕鱼图
新燕
送李天瑞之咸宁·其二
送李天瑞之咸宁·其一
金井山居次韵
送朱士佩先生之乐平
晴郊观麦
海珠寺燕张克脩吴献臣·其二·送献臣
除夕
题万孝子诗卷
中秋赏月·其一
玉堤柳·其一
夜泊马宁呈胡用晦吴献臣·其二
题曹御史岁寒图
代柬吴顺德·其二
丙午乡试领荐乡人聚观于会江门外马上口占一绝
哭华伯瞻·其五
送温重廉还临江
奉和石斋先生见寄·其三
代柬吴顺德·其八
留伯诚用前韵
槐阴午坐
题古城集
送林居鲁之杭州
送蒋诚之归荣·其一
同乡李大器先生试教官不第受散官以归此虽旧例然待常调者多恋恋不忍舍先生此举亦为奇特云
奉和石翁游圭峰韵拜呈陶宪长
二十夜会饮汤侍御家次其韵
上林春色·其三
题松泉卷
代柬吴顺德·其四
代柬吴顺德·其三
过惶恐滩·其一
岭南道中·其二
送刘汝德还蜀
三事堂·其二·慎
上林春色·其二
内垣芍药
挽吴孟谦
和刑部诸公赏菊韵二首·其二
三事堂·其一·清
代柬吴顺德·其五
闻二祖父三祖父皆以年冠带诗以志喜末句悲先祖父之不起也呜呼一喜一悲之间其所感者深矣孝子慈孙尚思所以惜时爱日以尽养志之诚也哉
送刘侍讲使安南
奉和石斋先生见寄·其一
偶得寒疾一汗而愈寄伯瞻
巡海呈周文郁
奉和石斋先生见寄·其二
寄贺冯指挥
哭华伯瞻·其四
和吴献臣衰病吟
过惶恐滩·其二
留别南畿诸友
除夕
代柬吴顺德·其一
哭华伯瞻·其三
次苏伯诚韵呈石翁
送人作县丞
中秋赏月·其二
挽欧阳先生
陈景元为录石斋集
送文太仆还滁州治
哭华伯瞻·其一
送刘御史致政西还
题宝泽卷守拙翁手书小学真解遗其子其子宝之今颇有成立故赋此
邓秋官进贺还南都
九日写怀·其五
夜泊马宁呈胡用晦吴献臣·其一
舟中漫行
九日写怀·其一
辞朝
非所写怀
读月湖诗
感怀
送吴献臣令顺德
题宽斋卷
度大庾岭
岭南道中·其一
有感
答顺德吴献臣
送蒋诚之归荣·其二
送李训导之官
漫赋寄杨方震
读石翁诗柬
到南昌柬杨方震
玉堤柳·其二
题易庵卷
留别王守禦
太液池观莲
游青莲寺
哭华伯瞻·其二
光潜
偶成
送李千兵南归
复吴献臣
玉堂槐
代柬吴顺德·其九
晨兴用杨方震韵
代柬吴顺德·其七
和刑部诸公赏菊韵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