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诗人
名句
分类
略缩
/
列表
易顺鼎的诗
主题: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爱国
爱情
写景
抒情
思乡
送别
离别
励志
山水
田园
咏物
咏史
怀古
边塞
悼亡
读书
叙事
战争
羁旅
孤独
友情
赞美
讽刺
哲理
茶
酒
写花
桃花
梨花
荷花
梅花
竹子
牡丹花
珍惜时间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油菜花
作者:
李白
苏轼
杜甫
李清照
王守仁
岳飞
陶渊明
白居易
纳兰性德
辛弃疾
王安石
于谦
王维
诸葛亮
范仲淹
李煜
欧阳修
曹操
陆游
韩愈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易顺鼎
清代官员、诗人
易顺鼎(1858—1920),字仲硕,一字宴戈,号眉伽,别号哭庵。湖北龙阳(夸汉寿)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官广西右扛道。甲午问两座赴台湾助刘术福抗日。有《丁戊之同行卷》《四魂集》《琴志楼游山诗》等。
天童山中月夜独坐
采桑子·送紫帆入吴
菩萨蛮·楚天青火宵燃竹
丑奴儿令·莱衣要待明年舞
齐天乐·短箫凄咽登临恨
金缕曲·老将
西江月·瓶畔丝牵玉虎
鹧鸪天·五开道上
花非花·柳花
沁园春·公子翩翩
沁园春·美人发
蝶恋花·春日题桃花源
鹧鸪天·忽脱鹴裘贳酒还
梦游仙·榕城好
如梦令·昨夜花阴月浅
蝶恋花·盛代本无秦可避
满江红·追忆旧游四首
满江红·蛇虎丛中
相见欢·水亭残雪连空
满江红·蜀道蚕丛
丑奴儿令·两大人之黔中鼎以试事留湘赋感
水龙吟·闰春不闰春寒
点绛唇·燕子窥时
南乡子·将抵白门敬借家大人韵
采桑子·缃桃花下留春住
阑干万里心·吹箫载酒少年游
水调歌头·依约白门路
唐多令·柳影蘸芳洲
采桑子·江行写怀敬步家大人见忆韵
唐多令·道中二十二岁初度志感时九月五日
太常引·尊前爱听打荷声
沁园春·放舟大江至焦山还登北固甘露寺
采桑子·忆容园敬借家大人韵
水调歌头·初九夜对月清感缘景以坡韵赋之
青玉案·闰三月和家大人原韵
减兰·山楼翠槛
满江红·题秦淮画舫录
清平乐·春波一顷
踏莎行·浅碧窗疏
虞美人·情波碧了来时路
沁园春·美人口
忆江南·舟行淮阳高宝间即事·其一
天仙子·江上逢过雁敬借家大人韵
满江红·残臈二十五日江路冲寒赋此为蛮天雪印
南乡子·野泊值小寒日敬借家大人韵
鹧鸪天·花气斜街锁昼冥
南乡子·自题洞庭看月图敬用家大人韵
忆江南·舟行淮阳高宝间即事·其四
丑奴儿·船窗坐雨兼闻雁声
鹧鸪天·风语华言岂足凭
减兰·与石重夫师铸夜话
南歌子·草长飞莺乱
满江红·兆儿生甫九十日遽殇金竹寓中口占此阕以当一哭
谒金门·春山冻
踏莎行·江南夜泊感怀敬次家大人韵
满江红·汤阴岳忠武庙
渔歌子·新涨如云欲到门
菩萨蛮·绿衫人在春阴院
鹧鸪天·澹墨浓愁写数行
昭君怨·梅意
浣溪沙·修到文箫不羡仙
忆秦娥·子规
水龙吟·龙祠箫鼓黄昏
满庭芳·港窄瞒鸥
清平乐·倦修箫谱
十六字令·春
沁园春·二友词赠石重夫陈白严
满江红·所租艇名满江红即以此调赋之
鹧鸪天·飞鸟行人路不分
满江红·天际孤云
满江红·渡黄河作
摸鱼儿·锁湘南万重幽绿
太常引·秦淮遇雨泊舟幽绝处以此调写之
蝶恋花·碧玉情人初十五
虞美人·紫骝嘶过江南岸
卜算子·岁暮江空羁怀无俚敬借家大人韵写之
十六字令·寄玉可
忆江南·舟行淮阳高宝间即事·其三
满江红·尺八琼箫
长相思·桃花开
昭君怨·天外寒香送远
桃源忆故人·门前一尺桃花雨
满江红·黄鹤仙人
忆江南·舟行淮阳高宝间即事·其二
苏幕遮·自黔归赴秋试赋感
踏莎行·晓发梦归次前韵
菩萨蛮·银屏梦入江南远
满江红·登榕城戍楼作
水调歌头·曾过江山否
浪淘沙·淡月掩金铺
忆江南·庭院静
摸鱼儿·晓发镇雄关
一丛花·十三夜
庆清朝慢·梨花
金缕曲·闺阁
卖花声·飞出一帆轻
齐天乐·素心兰和敦甫韵
清商怨·谁谱凤箫新怨
木兰花慢·维摩禅榻畔
洞仙歌·珍丛销歇
望江南·题扬州画舫录
贺新凉·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