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诗人
名句
分类
略缩
/
列表
方蒙仲的诗
主题:
叙事
茶
酒
惜时
边塞
读书
怀古
讽刺
友情
爱国
悼亡
赞美
爱情
写景
抒情
咏物
咏史
山水
田园
战争
思乡
离别
送别
孤独
励志
哲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花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桃花
梨花
荷花
梅花
牡丹花
油菜花
羁旅
竹
作者:
李白
苏轼
杜甫
李清照
王守仁
岳飞
陶渊明
白居易
纳兰性德
辛弃疾
王安石
于谦
王维
诸葛亮
范仲淹
李煜
欧阳修
曹操
陆游
韩愈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方蒙仲
南宋时期侯官
方蒙仲(1214—1261),名澄孙,以字行,号乌山,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十三
以诗句咏梅·要尝雪月并明时
雪花梅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四十四
此君室·其十二
采芹亭·其十九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三十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五十一
以诗句咏梅·水边篱落忽横枝
桂林吟梅
四望梅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二十七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二十九
以诗句咏梅·孤山山下醉眠处
折梅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十四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四十九
以诗句咏梅·谁寄寒斋雪夜春
前村梅
以诗句咏梅·独立晚风香满袖
隔溪梅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七十六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七十三
采芹亭·其十一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
采芹亭·其十八
采芹亭·其九
庾岭梅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十六
以诗句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
青梅如豆
以诗句咏梅·绿阴青子明年事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五
以诗句咏梅·一枝犹傍故人香
学厅桃符·其一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十五
寿徐意一参政·其四
寄驿梅
采芹亭·其二
此君室·其十
红梅
以诗句咏梅·水边风日笑横枝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十二
以诗句咏梅·林中笑破冰霜面
学厅桃符·其二
墙角梅
亭前梅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五十五
此君室·其十五
以诗句咏梅·雪后园林才半树
信笔
以诗句咏梅·淡薄似龙知我意
以诗句咏梅·未将梅蕊惊秋眼
笑坐金鞍歌落梅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十六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八十四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七十二
以诗句咏梅·巡檐说尽心期事
宜雪梅
以诗句咏梅·屋帘斜入一枝低
隔墙梅
熙春朝阳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十五
此君室·其八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十七
爱梅
以诗句咏梅·竹外一枝斜更好
以诗句咏梅·十年花送诗人老
江路梅
以诗句咏梅·未害广平心铁似
见梅
以诗句咏梅·月地云阶谩一樽
以诗句咏梅·残雪消迟月出蚤
宜月梅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三十五
层梅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四
残梅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七十
梅䕩
采芹亭·其十四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十九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七
此君室·其十三
溪桥梅
以诗句咏梅·风清月落无人见
采芹亭·其八
盛开梅·其二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三十六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三十七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五十九
以诗句咏梅·老枝横出数花新
以诗句咏梅·江头千树春欲暗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八十五
以诗句咏梅·山意冲寒欲放梅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五十六
以诗句咏梅·冷蕊疏枝半不禁
早梅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四十二
木犀
采芹亭·其十五
鸳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