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睢阳作》是唐代将领张巡在安史之乱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生动地记录了张巡等人所领导的睢阳保卫战异常艰苦的过程,表达了将士们坚韧不拔、誓死抗击叛军的坚强决心,是作者在睢阳危急时以鲜血和生命凝成的杰作。全诗形象鲜明传神,语言简洁生动,风格慷慨壮烈,颇具英雄之气。
睢阳是唐王朝江淮财赋的通道,安史之乱起,成为朝廷与叛军双方争夺的战略要点。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正月,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率所部十万余人围攻睢阳。睢阳守将许远急忙向当时屯兵宁陵的张巡告急。张巡闻讯,当即奔赴睢阳,与许远合力御敌,困守经年,战斗惨烈。张巡《谢加金吾表》云:“臣被围四十七日,凡一千八百余战,当臣效命时,是贼灭亡之日。”后以粮断城陷,张巡与许远、南霁云等三十六人同时殉难。睢阳陷落时,唐军已攻克西京。《旧唐书》载:“巡死三日而救至,十日而贼亡。”这首《守睢阳作》诗即是张巡困守睢阳孤城危急时所写。
——佚名《增广贤文(二)》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卢思道《从军行》
——孔绍安《结客少年场行》
——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杜甫《春远》
——皇甫冉《送魏十六还苏州》
——于谦《观书》
——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