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诗人

张亢

张亢

东晋学者

张亢(?—?),东晋安平人,字季阳。张载弟。善属诗文,才藻不及其兄张载、张协,而并称“三张”。妙解音乐伎术。东晋初过江,拜散骑侍郎,迁散骑常侍,领著作。

张亢的诗

1首
牵秀

牵秀

西晋大臣

牵秀(?—306),字成叔,武邑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人。西晋大臣,曹魏雁门太守牵招之孙。鲁公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

牵秀的诗

2首
释慧远

释慧远

庐山白莲社创始者

释慧远(334—417),本姓贾氏,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早年为诸生,游学许昌、洛阳,博通六经,尤善老庄。后出家为僧,师从释道安于恒山,随至襄阳。前秦末,南下荆州,后居庐山。东晋太元年间,江州刺史桓伊助其构东林寺,居寺三十余年,创立净土宗。慧远学识渊博,工诗善文,尝与宗炳、刘遗民等十八高贤结白莲社,共期西方净土,吟诗法咏。著有《法性论》《庐山记略》等。

释慧远的诗

1首
王徽之

王徽之

东晋时期名士、书法家

王徽之(338—386),字子猷,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名士、书法家,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圣)第五子。
王涣之

王涣之

东晋书法家

王涣之(335—396),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第三子,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著名书法家。

王涣之的诗

1首
刘妙容

刘妙容

东晋诗人

刘妙容(?—?),东晋吴令刘惠明之女。《乐府诗集》卷六十录其《宛转歌》二首。然此二首出自吴均《续齐谐记》。《续齐谐记》所载,系妙容亡后遇王敬伯时所作,不可信。或为王敬伯所杜撰,或是吴均所造,或时人流传如此。

刘妙容的诗

1首
王玄之

王玄之

东晋书法家

王玄之(326—357),字伯远,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的长子,东晋书法家,工草书和隶书。

王玄之的诗

1首
王乔之

王乔之

东晋佛教居士

王乔之(?—?),东晋佛教居士。 琅邪(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北)人。官临贺太守。笃信佛法。后弃官人庐山,师事慧远,从之云游,探寻佛义。元兴元年(402),与慧远等人在阿弥陀像前建斋立誓,共期往生西方净土,创“白莲社”。曾与刘遗民诸贤和诗酬唱,纂为《念佛三昧诗集》,慧远作序。

王乔之的诗

1首
应璩

应璩

三国时曹魏文学家

应璩(191—252),字休琏,三国魏汝南人。应场弟。博学,以文章显,善为书记。魏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曹芳立,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执政,多违法度,璩以诗讽之,多切时要。复为侍中,典著作。今存《百一诗》数篇,有辑本《应休琏集》。
王蕴之

王蕴之

暂无此作者信息

王蕴之的诗

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