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济(?—?),北魏颍川人,字子通。世居江左,与梁武帝萧衍为布衣交。萧衍称帝,济自恃才具,负气不服。或有称其才者荐于武帝,武帝以为此人好乱。济又上书讽武帝崇佛,武帝欲诛之,乃奔北魏。被执,高澄惜其才欲赦之,济反欲谋诛澄。为澄所杀。
张率(475—527),字士简,吴郡吴县(今苏州)人,南朝齐平都侯张环之子。齐明帝建武三年,举秀才,除太子舍人。为沈约所称,与任昉友善。能诗文,有《文衡》等,皆佚。
谢燮(525-589),出生于建康(南京市),南朝陈文学家,代表作品《早梅》,和其他咏梅诗不同,这首诗独出心裁,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梅花的不畏严寒和不甘落后,也寄寓着诗人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
萧赞(501~531),一作萧缵,本名萧综,字德文,小名缘觉,出生于建康县(今江苏省南京市)。南朝齐宗室大臣,东昏侯萧宝卷遗腹子,梁武帝萧衍养子(名义上的次子),母为吴景晖。
褚翔(505—548),南朝梁河南阳翟人,字世举。褚向子。起家秘书郎。武帝宴群臣乐游苑,命翔与王训为二十韵诗,限三刻成。翔于坐立奏,武帝称异,转宣城王文学,俄迁为友。出为义兴太守。在政省繁苛,去浮费,百姓安之。征为吏部郎,自持公清,不为请属易意。迁侍中,守吏部尚书。丁母忧,以毁卒。
陆厥(472—499),南朝齐吴郡吴人,字韩卿。陆闲长子。好属文,五言诗体甚新变。州举秀才,为王晏少傅主簿、迁后军行参军。尝与沈约论四声。东昏侯永元初,父闲被诛,坐系尚方狱。寻遇赦。感恸而卒。
殷钧(484―532),字季和,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太常殷融八世孙,南北朝时期南朝齐、南朝梁官员,官至国子祭酒、散骑常侍等。中大通四年(532年),殷钧去世,终年四十九岁,谥号贞子。
丘渊之(?—?), 名或作深之。南朝宋吴兴乌程人,字思玄。东晋末,刘义隆为徐州刺史,渊之为长史。刘后即位为宋文帝,渊之以旧恩历官侍中、都官尚书、吴郡太守。卒于太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