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小雨

蒲松龄 〔清代〕 蒲松龄
duǎn gèng zhǎng gèng chóu sān diǎn liǎng diǎn xīng xīng
shēng shì chóu nán duàn diān dào kuāng chuáng yuè lí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夜小雨》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首七绝短诗,抒发了作者萦心绕怀的愁思。开头两句,点名雨夜,顿入愁境。第三句则把抽象的愁思具体化,说雨声不似愁思那样难断,正面说雨声,其实意落反面,侧写了愁思比雨声细密绵长,这比直接描写更富有表现力,使愁思具体可感,更深刻生动,此所谓“诗有正写不出,须用反击始透者”。结语余音袅袅,回味不尽。诗缘情而发,直抒胸臆,不务雕饰,不尚典丽,其朴实自然的风格,在当时是别树一帜的。

作者简介

蒲松龄

蒲松龄

清代杰出文学家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器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高邮作幕宾外,长期在家乡为塾师。家境贫困,对人民生活有一定的接触。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其书主要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的表现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所著又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