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tiān zhì sēn sēn gāo bǎi xún
líng xiāo běn xīn
suì lǎo gēn zhuàng yáng jiāo gèng yīn
míng shí jiě yùn yuàn zhuó xián qín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孤桐》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对根深叶茂、孤高挺直的梧桐的赞颂,表达了王安石愿报效明主的决心和献身精神。诗中对梧桐的描绘,既是写实,也是自况。前三联写桐树的姿质、品性,尾联写桐树愿被砍下制成五弦之琴,比况自己有献身于世、救民富民的心意。全诗托物言志,在结构上采取了由描写和抒情两部分相结合又相互烘托的手法,语言简单明了,意脉清晰。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