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

高适 〔唐代〕 高适
huà zhōng gāo shàng
tiě guān xióng shǎng tiào jīn jiè chǒng zhāo xié
kōng zài xuān biān shēng lián
tiān hán wàn běi huō jiǔ zhōu 西
qīng xìng cái yàn jùn fēng duān
shǐ zhī yáng chūn hòu jiē quán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开头四句交代诗题之意,突出塔势之高;中间四句写登塔所见之景,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表现边塞苍凉辽阔之感;后四句称赞窦侍御出色的才华和高洁的品格令人折服。全诗运用了诸多佛教名词和凝练的词语,显示了高适对佛教的谙熟和高超的写作水平。

作者简介

高适

高适

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