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咏江南土风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shí yuè jiāng nán wèi shuāng gāo lín cán shuǐ xià hán táng
fàn xiāng liè fēn xióng bái jiǔ shú jiā bāi xiè huáng
zhāi jīn bāo suí 驿 shǐ使 chōng sòng guān cāng
jié tián shén shè yóu duō suí shàng láng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戏咏江南土风》是宋代书法家、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江南十月之景,已有秋日之致;颔联展示了渔猎之家的生活;颈联句展现了一幅江南丰收的景象;尾联描写踏歌寻欢、祭祀社神的场面,表现浪漫的民俗风情。全诗运用对比,通过一系列画面的展示,寄托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

作者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